少儿心理辅导发展
(1)向家长宣传“理性”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克服溺爱孩子的心理,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应保持一致,教育方法要得当,以促进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
(2)帮助家长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引导家长不强迫孩子去做不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事情,重视对孩子进行能力培养。
(3)真诚指导家长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则,增强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和检查孩子言行方面的作用;
(4)通过校讯通、微信平台互相反馈孩子的“表现”,加强对幼儿家、园一致性培养的作用,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5)引导家长多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家园一致的良好培养。
少儿心理辅导阶段理论
4~5岁——主动性与内疚
孩子的需要/行为:
喜欢幻想、创造及按自己的主意行事;发展出主动性。
若在这一个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说出他的想法、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如果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不支持他,反而因他做出新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许会秘密地做。
如果家长在这阶段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害怕犯错;感到无助及内疚;只懂得安慰别人;回避风险;隐瞒错误等等。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少儿心理辅导小技巧
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桥梁和依托
目前,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并无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教师尚未接受专门的心理教育培训,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心理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更不要说构建心理教育体系了。教师们对心理健康的知识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也缺乏相对固定的教育时间保证,对什么是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幼儿容易出现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们很茫然,虽然想对孩子进行心理维护,却因相关知识的缺乏而无从下手。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或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却没能扎实地实行,当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出现时,教师们或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进一步加剧了幼儿不良的心理。
少儿心理行为问题
发展障碍
(1)智能迟滞
(2)口吃
口吃的儿童常因被人嘲笑而变得孤僻、自卑,故要及时纠正及治疗,在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消除儿童的紧张情绪,尽量减少容易引起口吃的情景,防止对儿童谈话的一切非难和指责。
(3)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是指儿童在某一科目的学习成绩比他实际智力能达到的成绩差得多。对于这种孩子,老师和家长都不能失望与放弃,而要付出更多的关心与帮助。要知道这种儿童虽然阅读或算术不好,但在某些方面,如机械、建筑与艺术等方面可能有特殊才能。
(4)自闭倾向与自闭症
虽然自闭倾向有可能遗传,但事实上父母的性格与管教方式上的问题才是造成儿童自闭倾向的主要原因。有的母亲嫌抚育孩子很烦人,对孩子不耐烦、冷淡、置之不理,母子感情疏远。孩子有事无人倾诉,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理人,喜欢独处,过自己封闭的生活。
体验课预约试听
倒计时
课程热线:
客服在线时间:早上9点~下午6点,其他时间请在线预约报名或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