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
招收:10周岁以上
素描定义:
指用单色描绘物体,但是其实质的内含更丰富,更宽泛。
素描常用工具及性能:
铅笔:便于较细致的刻画,笔触比较纤细,不适宜画太大的画面。
碳笔、碳条:质地松脆,黑白对比强,便于画出较多浓淡层次,但不宜反复涂改和深入刻画。
橡皮:硬质素描橡皮便于大面积檫改,软质可塑橡皮便于细节的修改。
其它:木质画板、金属折叠画架、素描纸、工具刀、铁夹子等
作画姿态与握笔姿势:
起型方法:剪影法,坐标法
素描训练的基本原则:
1.理解的看,理解的画。
2.看的整体,画的整体。
3.看的立体,画的立体。
4.提炼概括,艺术的表现。
课程设置的原则:
写生、速写、默写和临摹有机结合
长期作业和短期作业相结合
由简至繁,由易入难,循序渐进
素描基本造型手段:
1.以线造型(结构画法)
运用单线结合复线直接概括地勾画对象
的形体结构和特征。结构画法着重研究
对象本身固有的形体结构和透视变化。
2.以面造型(明暗画法)
明暗素描适宜于立体地表现光线照射下
物象的形体结构、物体各种不同的质感
和色度、物象的空间距离感等等。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五大调:亮、灰、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3.线面结合(全因素画法)
运用线和明暗调子综合的表现对象的体积、结构、主次虚实、空间及固有色等关系
透视规律:
视点:绘画者眼睛所在的位置。
视线:绘画者观察物体时,眼睛与所看物体
之间一条无形的直线。
视平线:绘画者沿水平方向直视前方,此时与
视线垂直的一条水平线称为视平线
平行透视(一点透视):方形、长方形物体只要
有一个面的边线与画面底边平行,表现在画面的透视现象就叫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两点透视):方形、长方形物体,如果没有一个面的边线与画面底边平行,表现在画面的透视现象就叫成角透视。
圆形透视:圆弧的边有近大远小的变化,注意形成透视的椭圆两端不可出现尖角。
空气透视:相同物体由于距离视点或光源远近不同,他们在明暗、结构、色彩等方面也会有不同的视觉反映和变化,一般表现为近实远虚。
绘画是一个推敲比较的过程,也是整体与局部矛盾调整的过程
(一)石膏几何体
几何体教学的意义,是素描训练的初级阶段。因为:1石膏几何体形体变化比较简洁、概括,其基本形体特征比较容易掌握,且便于进行直观上的对照和判断;2.石膏几何体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较广,**训练,能够使初学者了解和熟悉素描的各种要素,体会各种物体所显示出来的规律与变化,并从中积累各种经验。为石膏几何体下一个阶段的素描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
1.构图知识,透视规律
2.几何形体的绘画步骤及表现方法
3.形体结构
4.明暗关系
5.主次虚实关系
教学要求: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构图,形体比例,空间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主次虚实及透视规律。整体的明暗对比关系及层次变化。
教学要点:正确理解物体的体面关系,学会正确的透视方法。学生应明确,不论光线如何变,物体自身的体形与结构是不变的,形体与光影相比,形体是本质的、根本的关键所在。
构图原则:上紧下松,左右均衡,完整合理
关键词:
观察与理解,结构,形体,特征,比例,整体与局部,光源,视角,构图,明暗分界线,三大面五大调子,空间,主次,虚实。
绘画步骤:
1.观察构思:分析认识构图的组合形,几何形体的比例、前后、整体的明暗变化。(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加深认识和理解)
2.起稿构图:定位找出整组物体上下左右的范围。(上紧下松、左右均衡、构图完整合理)定物体的位置、画出基本形及台面与空间的关系。——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3.画出物体的剪影形、明确结构和透视规律。由大至小,由外至内的原则,用比较整体的观察方法来确定物体的比例及位置并检查是否正确,当确定一个点时,这一点的上下左右是否合适要根据周围已知点来检查,当画一条线时其斜度是否正确要看它与垂直线,水平线相比的斜度来确定。——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4.根据光源找出明暗交界线,结构转折及投影。注:所谓“明暗交界线”实际上是一个变化丰富的连续“带”。画时可用稍软的笔,不要一下子涂死,也不能抠局部,应与整体关系同时入手。——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5.围绕明暗交界线强调转折,统一暗部,明确物体的受光面与背光面,概括整的体块关系。——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6.从明暗交界线入手,塑造体积关系,拉开明暗对比,深入刻画主体的精彩细节。——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7.整体调整,把握好画面整体的空间,明暗,体积及透视关系。——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二)
静物素描
学习静物素描的的意义在于,一方面**系统的训练更好的掌握绘画规律和技巧为下一阶段的素描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素描静物的研究和理解,为色彩静物做必要的铺垫。
教学内容:
1.构图知识,透视规律
2.学习塑造丰富、复杂的静物形体和静物组合。
3.学习表现不同材料物体的质感。
4.不同明度物体产生的丰富明暗变化。
教学要求:结合不同的静物让学生深入理解构图、透视、形体结构、比例、空间位置关系、明暗关系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不同固有色、不同质感物体的表现方法,学会物体间黑、白、灰层次的比较。
教学要点:
1.色感和明度:在素描中我们需要**黑白灰色调的明度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色彩感觉,也就是利用物体明暗变化的三面五调的规律,在相对范围内区分物体的固有色。
2.质感的表现:物体的物质属性带给人的视觉感知即为质感。
陶瓷和瓷器
陶器质地粗糙,无釉光,颜色单纯,或深灰或浅灰。明暗色阶变化柔和,无明显高光。与桌面接触处的线要有深浅粗细的变化,一般来说用较粗重的线,这样才有重量感。瓷器色泽明亮、强烈,有强烈的高光,反光也互相映衬,变化复杂。画时即要表现出极为复杂的光影变化,又要注意整体关系,受光、背光和中间色部分都要控制在一个基本色调中,否则就会支离破碎,乱成一团。
布纹
质地不同特点亦不同,如棉布皱折较硬直,丝织品质薄软,皱折柔和,有光泽;呢绒质地较厚,褶纹圆厚,有弹性等等。但不论任何知底,表现时有其共同规律。如画背景衬布,则要明确其作用是衬托主体物,造成空间,使整个画面效果突出,所以画时要有主次取舍,不能过分刻画,以致喧宾守主。
金属
金属制品光影变化复杂而强烈,尤其是新的或经抛光处理过的制品,往往有眩目的高光;反光强,对环境非常敏感;表面如镜,能清晰反映周围的物体;明暗变化大,有时在高光边上就是很深暗的颜色,明暗变化呈直条状。画时留出不同形状的高光,分出亮部和暗部,加深高光边上的颜色,按照条状变化画明暗关系,对反光的刻画即要强烈,有不要跳出其应在的位置。
玻璃器皿
玻璃器皿光影变化复杂,高光特别强烈而暗部又往往特别深暗。高光变化很多,有时又很刻板,在高光旁边有时就是很深的颜色,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无明显规律可循。玻璃是透明的,但又不能画得虚掉,而要表现出它的体积和重量。画时先详细观察周围的色彩,因为往往背景及周围的色彩就是这玻璃大概的色彩,尤其无色玻璃器皿与背景的颜色关系更是密不可分的。至于深色玻璃器皿则较易表现,只要画出深色调,空出高光,再仔细观察其光影的细微变化,并加以深入刻画就行了。
3一般静物构图要求:
主次分明,远近、疏密有变化
高低、大小、形状不同,力求空间变化丰富
位置大小合适,重心稳定
物体之间色调深浅有变化
关键词:固有色,质感,黑白灰,主次虚实,空间,层次,构图
绘画步骤:
1.观察构思:分析认识构图的组合形,静物形体的比例、前后、整体的明暗变化。(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加深认识和理解)
2.起稿构图:定位找出整物体上下左右的范围。(上紧下松、左右均衡、构图完整合理)定物体的位置、画出基本形及台面与空间的关系。——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3.画出物体的剪影形、明确结构和透视变化。——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4.根据光源找出明暗交界线,结构转折及投影。不要一下子涂死,也不能抠局部,应与整体关系同时入手。——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5.围绕明暗交界线强调转折,统一暗部,明确物体的受光面与背光面,概括整的体块关系。要注意物体间**暗的部分至**亮的部分之间的黑白灰层次关系,同时也要注意同一物体在光线作用下明暗强弱的过度变化。——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6.从明暗交界线入手,塑造体积关系,拉开明暗对比,深入刻画主体的精彩细节。(学生既要从实物中看到几何形体共通的规律,又能看到丰富微妙的变化,强调大的体面关系)
——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7.整体调整。把握好画面的空间、透视、主次、虚实,根据物体不同的材质及固有色表现出丰富的明暗变化。——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三)石膏头像
石膏头像学习的意义:石膏写生是真人写生的辅助性学习,因为石膏像是静止的,固有色是单纯的白色,明暗关系清晰,便于学生在作画过程中反复研究和深入理解
教学内容:
①人头部的基本结构及透视规律
②石膏五官,石膏头骨,石膏解剖头像,石膏块面头像及不同动态特征的石膏头像
③石膏头像的表现技法与技巧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认识人物头部的基本结构、比例,学会发现不同人物特征的变化,表现不同头部动态透视等人物造型的基本规律,为人物肖像写生打好基础。
教学要点:
1.掌握头、颈、肩的动态及比例关系。
2.人物特征,三停五眼,头部及五官大体块关系
3.体积塑造及画面的整体效果
4.4K纸一般构图要求:
构图完整合理,头顶部离纸边约一指头宽,底座离纸边约两指头宽,左右空间适当,正面居中,面朝向的边空间略多于后脑勺朝向边所留空间。
绘画步骤:
1.观察构思,分析人物动态及特征,酝酿构图。
2.起稿构图(先确定上下左右的构图范围,再找出头、颈、胸、底座的位置及剪影形,明确人物的比例、动态及外形特征)
3.利用剪影法和坐标法画出石膏头像的形体结构,注意动态透视及整体的体块关系(用长直线、切削法,侧锋用笔,宜松不宜紧,宜整不宜碎,宜轻不宜重。)
4.根据光源找出明暗交界线,结构转折及投影,注意用线的轻重变化。——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5.围绕明暗交界线强调人物的结构转折,统一暗部,不要一下子涂死,也不能抠局部,加深理解认识立体造型规律,明确物体的受光面与背光面,概括整的体块关系。要注意对象在光线作用下明暗强弱的过度变化。——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6.从明暗交界线入手,塑造体积关系,拉开明暗对比,深入刻画主体的五官,突出五官部分。——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7.
整体调整。把握好画面的空间、主次、虚实。——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四)真人头像
素描头像不只是半身人像的基础,也是众多单招学校必考的科目,所以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素描头像阶段的学习。
教学内容:
①头部的解剖知识
②五官的结构与细节表现
③头部的运动和透视规律
④画面主次虚实的把握,不同质感,不同特征的生动表现
教学要求:让学生熟练掌握人物头像的动态特征,比例结构,骨骼肌肉和五官的解剖知识;让学生熟练运用正确的作画步骤表现出特征鲜明,造型生动的人物形像。
教学要点:
1.五官细节的理解
2.头部骨骼肌肉的认识
3.质感和色感的表现
4.画面整体关系的把握
5.4K纸真人头像构图的一般要求:
头顶部离纸边约两到三个指头宽
下巴过纸一半两指宽,略带衣领
正面头像居中,侧面像面朝向的边距略宽于后脑朝向的边距
作画步骤:
1.观察构思,分析人物动态及特征,酝酿构图。
2.起稿构图(先确定上下左右的构图范围,再找出头、颈、肩的位置及剪影形,明确人物的比例、动态及外形特征)
3.利用剪影法和坐标法画出头像的形体结构,注意动态透视及整体的体块关系(用长直线、切削法,侧锋用笔,宜松不宜紧,宜整不宜碎,宜轻不宜重。)
4.根据光源找出明暗交界线,结构转折及投影,注意用线的轻重变化。——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5.围绕明暗交界线强调人物的结构转折,统一暗部,不要一下子涂死,也不能抠局部,加深理解认识立体造型规律,避免真人肤色的干扰,明确物体的受光面与背光面,概括整的体块关系。要注意对象在光线作用下明暗强弱的过度变化。——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6.从明暗交界线入手,塑造体积关系,拉开明暗对比,深入刻画主体的五官,突出五官部分。——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7.整体调整。把握好画面的空间、主次、虚实。——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五)真人半身像
教学内容:
①人身体的基本比例与结构
②头、颈、胸、手臂的运动规律和透视规律
③手的结构与造型方法
④衣纹的结构,变化规律及表现方法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熟练的造型技巧准确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动态、比例、特征、形体、结构及主次关系。
教学要点:
①构图完整、合理:
头离顶部约一指宽,手离纸边约两指宽,正面居中,侧面面朝向边距略宽于后脑朝向的边距。
②人物的特征、动态、比例、结构及透视关系
③人物的表现与刻画要自然生动
④画面中的主次关系
⑤衣服的表现
⑥手部的表现
⑦不同质感的表现
绘画步骤:
步骤1.观察构思,分析人物动态、比例及特征,酝酿构图。
步骤2.起稿构图,做到完整合理(先确定上下左右的构图范围,再找出头、颈、肩、背、肘、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注意人物的比例、动态及外形特征。)
步骤3.利用剪影法和坐标法画出头、躯干、胳膊、手的剪影形及整体的结构关系,注意人物特征、动态、透视角度、颈与领子以及手与袖子的关系。——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步骤4.根据光源找出明暗交界线,结构转折及投影,注意用线的轻重变化。——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步骤5.围绕明暗交界线强调人物的结构转折,统一暗部,明确体块关系,不要一下子涂死,也不能抠局部。——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步骤6.从明暗交界线入手,塑造体积关系,拉开明暗对比,深入刻画主体部分头与手,注意衣纹与身体结构的内在联系退远观察,推敲比较。——退远观察,推敲比较。
步骤7.整体调整。把握好画面的空间、主次、虚实。注意衣纹与身体结构的内在联系。
素描评分标准(分为五个档次):
(1)88—100分:造型准确,构图完整,刻画深入,空间感、体积感、质感的把握能力较强,作品富有感染力。
(2)80—87分:造型准确,构图完整,刻画较深入,能力较好,作品有一定的感染力。
(3)70—79分:造型较准确,构图一般,绘画方法正确,但空间感、体积感、质感的把握略显不足。
(4)60—69分:造型能力一般,构图不够完整,绘画方法基本正确,但作品表现力不足。
(5)59分以下:造型能力较差,构图不完整,绘画方法不正确,缺乏艺术表现力。
教学地址:
【人民路校区】
昆山市人民路新阳街223号4F(佳客来牛排楼上)
【白塘路校区】
昆山市白塘路287号(裕元实验学校西校区正对面)
体验课预约试听
倒计时
课程热线:
13013833891客服在线时间:早上9点~下午6点,其他时间请在线预约报名或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