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联展网

新闻

高考改革新方案可望消除 成绩不好才读高职偏见

来源:转载 更新人:利人利己 更新时间:2014/3/25 10:18:52

  最近几年,就业市场似乎进入了怪圈: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众多企业感叹招聘不到合适人才。相关人士一针见血:不缺就业岗位,缺的是适合岗位的人。

  或许是为了打破这一怪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

  根据相关方案,针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模式,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占据产业链高端、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基本条件。德国是公认的制造业强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多国的青年失业率超过两位数,而德国一直是个位数,并且在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中保持稳定。支撑德国一枝独秀的,正是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从我国的情况看,无论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求,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长远考量,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当前的高考方式是一张试卷考所有人,难以区分学生的不同性格爱好及其自身优势。有志于报考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难以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又没有机会展示自身能力。按照高考新方案,有利于报考职业院校的学生发挥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

  根据新方案,职业院校的录取方式也会有很大改变。当前职业院校是第三批录取,高分考生已被前两批高校收入囊中,还有部分考生抱着“宁上三本,不读高职”的心理,以至于职业院校录取的考生分数都不高,给外界造成职业学院学生水平低的错误印象。借助新高考方案,考生们或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渠道,实现人尽其才。

  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不仅需要改革高考方案,还需要对职业教育在政策上和资金上更加重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外部支持和激励机制普遍不足,各地政府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低于本科院校,这一状况亟待改善。此外,技术工人在职称评定、大城市落户、养老医疗待遇等方面不时遭遇政策瓶颈,这也需要有关部门拿出实际措施,鼓励学子选择职业教育。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8.1%,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0.4%。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如何才能拥有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既需要鼓励高等职业院校加快发展,也需要消除“成绩不好的学生才读高职”的制度偏见,让各类人才都找到大显身手的舞台。

精选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