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音位区别特征是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叫音位的区别特征。音位区别特征的优越性是可以单个或集体地描绘音位,既具体,又深入;既独立,又联系;既客观,又全面。对提示音位聚合类及运用计算机进行言语识别与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 什么是音节?它是如何划分的?举例说明音节的音峰和音谷。
答: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是从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的最小语音单位。①音节是根据发音时喉部肌肉紧张程度划分的,即发音时,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了一个音节。②音节紧张的顶点是音峰,音节紧张的最低点,即音节的交界处为音谷。
□ 语义三角理论的内容是什么?来源:www.exam8.com
答:语义三角理论是指词义、语音、客观事物之间处于一种三足鼎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语音和词义之间的关系是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词义和客观事物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音通过词义才能成为客观事物的符号,去标记客观事物,二者是标记与被标记的关系。
□ 简述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辨证关系。来源:www.exam8.com
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二者的关系犹如工具和工具运用。
他们之间的区别:①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②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③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①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②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 举例说明词义有什么特点?
答:①主观性:词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因此,它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客观事物。
②概括性:词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而不是对客观世界具体、个别的个体认识的结果。
③民族性:词义的民族性首先体现在音义关系上,用什么语音固定什么意义,完全由不同民族约定俗成的;词义的民族性还体现在词的感情义的差别上。
④模糊性:词义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没有明确的处延。
□ 举例说明语境有哪些作用?
答:语言环境简称语境,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具体环境。狭义的语境指一个语言单位出现的前后环境,即上下文。广义的语境指交际的场合及语言交际的背景。
语境的作用:①使语言意义更明确,消除多义和歧义。
②使词语获得临时的、特定的含义。
③影响词语的感情色彩。在一定的语境中,语言单位的感情义可以发生临时性的变化,由褒义变为贬义或由贬义变为褒义。
④填补、丰富词语的意义。
□ 举例说明词汇意义有哪几种类型?
答:①概念义,也称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是词义的核心。
②感情义。以称感情色彩,指附着于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和态度。
③风格义,又称风格色彩和语体色彩,指语言单位在使用时由于交际语境的不同而产生的附加意义,通常表现为口语风格和书面语风格。
④搭配义,由于词的固定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为搭配义。
□ 举例说明言语意义有哪几种类型?
答:①上下文义,指在狭义语境中语言单位所产生的临时、特殊的意义。
②言外之意,在交际中,人们有意利用语境,使语言单位产生的字面意义之外的隐含意义。
③共现义,由于交际中的共现成分的作用使语言单位产生的临时意义。
④主题义,也称焦点义,。在一句话中,交际者所要表达的语义重心的意义比较突出,这使是主题义。
□ 举例说明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模式。
答:①具体义,即具体化。在一定的语境中,语义的内涵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由概括的概念变成特指某一具体的个体。
②虚化义,语言单位进入语境后,内涵变得空洞,甚至完全消失。
③反义,语言单位感情的临时改变,可以由褒到贬,也可以由贬到褒。
④转义,语言单位进入语境后,所指对象发生变化,产生字面外的意义。
□ 举例说明语义场有哪些类型?
答:①同义义场:指由语义特征基本相同的词义构成的语义场。
②反义义场:含有一个对立或相反义素的词义的聚合称为反义义场,也称反义词聚。
③多义义场:指具有派生关系的一个词的各个义项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语义场。
④联想义场:把以一个共同义素为核心形成的词义聚合叫联想义场。这个共同的义素代表了这个联想场的上位语义范畴,其下位概念的语义都可以构成一个联想场。
□ 举例说明语义演变的结果是什么?
答:扩大:语言单位概括和应用的范围由小变大。
①一个意义所指概念的外延扩大。
②词义由单一义项扩大为多个义项。
缩小:语言单位所概括和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小。
转移:语言单位的意义由指称一个范围的事物变成指称另一个范围内的事物。
①通过比喻或借代等途径而产生的转移。
②语言单位感情义的转移。
□ 举例说明语义历史演变的性质是什么,与语义的共时演变有何不同?
答:①语义历史演变是语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变化,是语义的历时性变化。
②与共时变化的关系:语义历史演变是语义的系统性变化,不受一时一地特定的语境制约;而语义的共时变化则是在一定语境中发生的个别的不成系统的变化。
语义的历史演变是长久性改变,而语义的共时变化则是临时性的改变。
语义的共时变化是语义历史演变的原因。
□ 举例说明语义演变的原因、途径、结果是什么?
答:原因: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②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③语言单位内部的矛盾。
途径:总的来说是通过词义的引申,而词义的引申有两个途径:①比喻:用具体形象的词去比喻与之有联系的抽象事物。
②借代:利用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用表甲事物的词指代快乙事物。
结果:①扩大:语言单位概括和应用的范围由小变大。
一个意义所指概念的外延扩大。
词义由单一义项扩大为多个义项。
②缩小:语言单位所概括和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小。
③转移:语言单位的意义由指称一个范围的事物变成指称另一个范围内的事物。
通过比喻或借代等途径而产生的转移。
语言单位感情义的转移。
□ 举例说明蕴含和预设有什么区别?
答:预设:是指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双方所共知的常识或根据句子的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
①预设决定于人们普遍接受的逻辑规律。
②预设必须是客观真理。
③对句子进行提问或否定不影响预设的正确性。
蕴含:两个句子中如果有一个对应的语言单位是上下位概念,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就是蕴含关系,含有上位概念的句子蕴含含有上位概念的句子。
□ 怎样区分词和词组?
答:区分词和词组要看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单位,是,是词;不是,是词组。
如何判断一个单位是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单位,要用扩展法判断:如果能扩展,则不是最小的,是词组;如果不能扩展,则是最小的,是词。
扩展法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①扩展后语言单位的意义基本不变;②扩展后组合关系不变;③一次扩展后,还可以继续扩展。
□ 固定词组有哪些特点和类型?
答:①类型有专有名词和熟语两类,熟语又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
②特点有二:a.结构的定型性:表现为不能随意颠倒、不能随意替换或增减b.意义的完整性:即整个词组的意义不等于构成万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 词与词之间有几种关系?
答:有两类关系:①从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上看,词与词之间有同音关系和同形关系。两个语音相同而意义上无任何联系的词构成同音词,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同音关系;两个书写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构成同形词,其关系为同形关系。
②从词与词的语源关系上看,词又存在同源关系和同根关系。如果几个词是由较古阶段的一个词分化而来,它们就构成同源关系,形成同源词;含有一个共同词根的词之间的关系为同根关系,这些词构成同根词。
□ 构词法有哪些类型?
答:①语音构词:即用摹拟自然的声音构成词的方法。
②语义构词:由旧词语义的孽生、分化联想而使单义词变为多义词,进而使某义项又独立成新词的方式。
③语法构词:利用语法手段把语素组合在一起构成新词的办法□ 语法构词有哪些方法?
答:语法构词:用语法手段来构成新词,是狭义的构词法。
复合法:两个词根语素以句法关系为手段组合起来。
派生法:词根上附着词缀构成新词。
转化法:词的结构不变而词类功能发生变化的构词方法。
缩略法:把词组简略成词的方法。
□ 基本词汇有什么特点?
答:特点有:①稳定性:产生较早,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变化很少。
②全民常用性:在交际中频繁出现,为各地区、各阶层广泛使用。
③能产性:基本词还可以作为词根构词,具有很强的派生复合能力。
□ 一般词汇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①新造词:指利用原有语素新创造出来的词。
②古语词:指来源于古代局面语的词。
③方言词:指通行于某些特定地区的词。
④社会方言词:指用于不同社会待业的⑤外来词:指从外语中借译过来的词。
□ 常用词和非常用词是怎样统计出来的。
答:根据以下标准确定:①词次:即在较大使用范围中出现的次数占全总统计词料总词次的百分比。
②频率:该词在上述范围中出现的次数占全部统计语料总词次的百分比。
③分布:即该词在什么语体和什么言语作品中出现。
④使用度:即把词次与分布结合起来,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出来的使用指数。
⑤因此,现代汉语中据此标准将词的使用度为6以上的词定为常用词,5以下的为非常用词。
□ 新词的产生有哪些方式?
答:方式有:①造词:利用构词和原有词素构造新词。
②旧词新用:已经消亡一段时间的词,被重新启用,赋予新义。
③借词:把外语词的音、义全部照搬的方法。
□ 举例说明语言的抽象性和词义的抽象性有何不同?
答:①词义是对某一类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抽象,抽象出的是词汇意义。
②语法是对词或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抽象,抽象出的是语法意义□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常见的语法形式有哪些?
答:①语法范畴包括词形范畴和词类范畴两种。词形范畴指用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和种类。觉的词形范畴包括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级等。
词类范畴指语言中词的语法分类,通常先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实词意义比较实在,能充当句子成分;虚词意义转“虚”,不充当句子成分。实词一般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有介词、连词、叹词、语气词等。
②常见的语法形式有综合式、分析式、综合分析式三种。
□ 汉语有没有语法范畴?同印欧语比较,汉语的语法范畴偶什么特点?
答:①语法范畴是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如词形范畴与词类范畴等。
②汉语除了“体”外基本上没有严格意义的语法范畴即词形范畴,(有一些即使算,也必有条件。如“数”、“级”等),汉语有广义的语法范畴,即词类范畴。
③汉语语法范畴同印欧语比较,其特点是语法范畴没有形态的标志,即没有形式上的标志。
□ 汉语有没有形态?
答:①形态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形态指的是构形法,也叫构形形态,即用一个词的词形变化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广义的形态除了包括构形法外,还包括够词法,即在词根的基础上按一定规定创造新词的方法。以上两种又称为内部形态。有人把词序、语词、辅助词等称为外部形态。即研究词的语法范畴和语法形式中心形态。
②汉语有广义的形态,即构词法,汉语的构词通常可有复合法、派生法、缩略法来构词。
③汉语有丰富的外部形态。
□ 词类划分的标准是什么?印欧语的词类划分标准和汉藏语的词类划分标准有什么不同。
答:①形态标准:根据词的词形变化确定词类。
意义标准:建立在词汇意义基础上的一种范畴意义。
句法标准:A词与词的组合能力B词的句法功能C词的重叠方式。
②印欧语的词类划分以形态标准为主,其他为辅;汉藏语则以句法标准为主,其他为辅。
□ 举例说明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显性形式和隐性形式。
答:①显性意义是用一定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如陈述、支配、修饰、平行、补充等关系,分别形成主谓、动宾、偏正、并列、补充等关系。
隐性意义是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形式,通常表现为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的关系。
②二者的关系:它们同时存在于句法结构中,互相依存。显性意义是表层的语法结构关系,隐性意义是深层的语法结构关系,但二者并非一一对应。
③显性形式是句法结构外部形式的线条性为显性形式。
隐性形式是句法结构外部形式的层次性为隐性形式。
④二者的关系:二者都是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但隐性形式必须通过显性形式才能分析出来,显性形式则可以凭直觉按顺序直接感觉出来。隐性形式必须在显性形式的基础上理性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地切分或联结。
自考
课程资料包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