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护士考试视频
2021-08-24 17:05:17护士资格考试备考知识点:新生儿脐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
在断脐时或断脐后,消毒处理不严或护理不当,造成细菌污染,引起脐部炎症。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或混合细菌感染等。
【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脐带根部发红,或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湿润、流水。之后脐周皮肤红肿,脐窝浆液脓性分泌物,带臭味,形成局部脓肿,病情危重会引起脓毒症或菌血症、腹膜炎。
2、全身中毒症状:发热,拒食,精神不好,烦躁不安等。
3、慢性脐炎:脐部形成肉芽肿,小樱红色肿物突出,流黏性分泌物,经久不愈。
【辅助检查】
脓汁涂片可见细菌及中性粒细胞增多。脓汁培养阳性率很高。
【治疗要点】
1、轻症者用可用安尔碘或0.5%碘伏,再涂以75%乙醇,每日3次。
2、脐部化脓,蜂窝织炎或出现全身症状者一般首选青霉素和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其次可用新青霉素II、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药。可切开排脓。
3、肉芽肿形成者可用10%硝酸银溶液烧灼后,敷以油膏。如肉芽肿较大,手术切除。
【护理措施】
1、在脐部护理及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脐部分泌物做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
2、脐部护理
(1)轻症局部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后,可用5%聚维酮碘液消毒,一天2次。
(2)重症在轻症处理基础上再辅以抗生素溶液局部湿敷,常用红霉素或头孢唑林。若有波动感应应及时切排。
(3)慢性肉芽肿可予电灼或硝酸银烧灼。
(4)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尿液污染脐部,沐浴后及时做脐部护理。
3、观察病情
(1)监测体温;
(2)观察脐部红肿、脓性分泌物好转与进展情况;
(3)如出现体温异常、少吃、少哭、少动等可能为败血症;腹胀、腹肌紧张、腹部触痛可能为腹膜炎。
【注意事项】
1、须掌握常规的消毒方法,仅消毒表面是不够的,必须从脐的根部由内向外环形彻底清洗消毒。
2、避免大小便污染,最好使用吸水、透气性好的消毒尿布,孩子哭闹时要检查尿布有无湿,及时更换。
3、洗澡时,注意不要洗湿脐部,洗澡完毕,用消毒干棉枝吸干脐窝水,并用75%酒精消毒,保持局部干燥。
4、观察脐带有无潮湿、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如有应及时治疗,采用3%双氧水彻底清洗脐部,消毒干棉枝吸干后再用95%酒精脱水,干燥后敷上碘仿粉(以抑制创面分泌物及化脓,并有止痛作用);炎症明显者应按医嘱选用抗生素治疗。
5、脐带残端脱落后,注意观察脐窝内有无樱红色的肉芽肿增生,应及早处理,防止肉芽过长而延误治疗,可采用10%硝酸银溶液烧灼治疗。
6、注意脐茸、脐瘘、脐渗血或脐部蜂窝组织炎等,应及时处理。
7、遇到脐带残端长时间不脱落,应观察是否断脐时结扎不牢,有少量血循环,此时应考虑重新结扎。
8、进行婴儿脐部护理时,应先洗手,注意婴儿腹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