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证视频辅导
2021-08-24 17:05:17护士资格考试考点:心律失常之扑动和颤动
1.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
心房内产生极快的冲动,心房内心肌纤维极不协调地乱颤,心房丧失有效的收缩。
(1)病因: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如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力衰竭、心肌病等。
(2)临床表现
①心房扑动:心室率不快的病人可无症状,如伴有极快的心室率,可诱发心绞痛和心力衰竭。体检可见快速颈静脉扑动。
②心房颤动: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病人仅有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等;心室率极快者(>150次/分),可因心排血量降低而发生晕厥、急性肺水肿、心绞痛或休克。心脏听诊时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一致,脉搏亦快慢不均,强弱不等,发生脉搏短绌现象。持久性房颤易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若脱落可引起动脉栓塞(如脑栓塞)。
(3)心电图主要特征
①心房扑动:心房活动呈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F波),心房率250~350次/分,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QRS波群形态正常。
②心房颤动:为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规律不一的基线波动(f波),频率350~600次/分,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完全不规则,心室率极不规则,通常在100~160次/分。
(4)治疗要点:急性期应首选电复律治疗。心室率不快,发作时间短暂者无需特殊治疗;如心率快且发作时间长,可用洋地黄减慢心室率,维拉帕米、地尔硫革等药物也可终止房扑、房颤。对持续性房颤病人,如有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指征时,可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或药物复律。
2.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
心室内心肌纤维发生快而微弱的,不协调的乱颤,心室完全丧失射血能力,是最严重、最危险的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当于心室停搏。
(l)病因: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往往也是心肌梗死短时间内(通常入院24小时)导致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洋地黄中毒、严重低血钾、心脏手术、电击伤等也可引起。
(2)临床表现:室扑和室颤一旦发生,表现为意识丧失、发绀、抽搐、体检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到,继而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甚至死亡。
(3)心电图改变:室扑,无QRS-T波群,代之以相对规律的快速大幅波动,频率200~250次/分;室颤,QRS波群与T波消失,呈形状、振幅各异、完全无规则的波浪状曲线。
(4)治疗要点:室扑和室颤可致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应立即施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同时配合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并经静脉注射复苏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抢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