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护士教育平台
2021-08-24 17:05:17护士资格考试考点:心律失常之窦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类;按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两类。
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成人窦性心率在100~150次/分,称窦性心动过速。特点为逐渐开始、逐渐结束。大多属生理现象,常见原因为吸烟、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在某些疾病时也可发生,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应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也可引起。其心电图特征为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100次/分,P-P(或R-R)间期<0.6秒。大多不需特殊治疗,必要时可应用β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
2.窦性心动过缓
成人窦性心率<60次/分,称窦性心动过缓。多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老年人,病理情况下多见于洋地黄过量、颅内压增高、高钾血症、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心肌炎等。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等也可引起。其心电图特征为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60次/分,P-P(或R-R)间期>1秒。窦性心动过缓一般无症状,也不需治疗;病理性心动过缓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也可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
3.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率,但快慢不规则称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特征为:窦性P波,P-P(或R-R)间期长短不一,相差0.12秒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