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归因理论
1、什么是归因
答:归因也叫归因过程,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判断过程,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即观察者对他人的行动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进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最初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概念,后来归因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2、归因理论
答:1) 海德的人际知觉归因理论(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为归因理论诞生的标志)
2)琼斯和戴维斯的一致性推断理论(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
3)凯利的立体归因理论(接受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
4) 维纳的成就行为的归因理论
3、归因儒差
答:是指归因者偏离了标准的归因过程,歪曲了事物发生的某些真正原因。有的是由于认知过程本身固有的局限造成的,有的是由于人们的动机导致的。
几种主要的归因偏差?
答:1)基本归因偏差:也称主要归因偏差,是指当人们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低估情境的作用而高估个人内在品质的作用。
2)行动者―观察者效应:指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失败行为归因于较稳定的人格因素,把他人的成功归因于外部环境;而将自己的失败行为归因于外部因隙,把自己的成功行为归因于自己的个人品质。
3)利害关系导致归因偏差
4)归因的性别偏差:指当女性成功时,自己或他人常不愿将之归因于能力,而归因于外部因素。
5)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倾向
4、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一些归因技能,形成较积极归因倾向。
几种主要归因训练方法。
答:1)强化矫正法:让个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种行为,然后要求他们在事先预备的归因因素表中作出选择,对行为做出归因。
2) 团体发展法: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和分析行为的原因,并由一名心理学家或受过一定训练的教师对各人及整个小组的归因情况作出比较全面的分析,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归因。
3)观察学习法: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为代表,首先让学生看几分钟。归因训练的录像片,片中表现学生在完成一行为时进行归因的情况。
编辑推荐:
环球网校心理咨询师:https://www.thea.cn/wx810/
新学员限时
专属礼包一
¥300
满1200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