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
课程与PC端同步更新,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做题
海量精选试题,想练就练,瞬间提分。答疑
海量精选试题,想练就练,瞬间提分。直播
讲师大咖面对面,有问有大收获多。坡面滑行物体的摩擦角
课本上有这样一道题目:在斜面上端A处有一个物体自静止起滑下,滑至水平面C点停止,若物体与斜面、平面间的摩擦因数均为μ,A与C之间水平距离为S,物体开始下滑的高度AD=h,试证滑动摩擦因数μ=h/S。
这个题目的证明并不难,设斜面AB与水平面夹角为α,根据功能关系,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减少。即
mgh=F1?AB F2?BC
F1、F2为摩擦力,分别等于μmgcosα和μmg,代入后可得
mgh=μmgcosα?AB μmg?BC
∵ABcosα=DB,上式可以写作
h=μ(DB BC) 式中DB BC=S,
∴μ=h/S。
从这个问题引伸出去,我们连接直线Ac,令AC与DC间夹角为θ,则得到了一个新的摩擦角θ(图2),这时同样有
μ=tanθ
这个结果与假定物体从A匀速沿AC滑动得到的结果是等效的。于是我们设想,如果坡面是由多段折线组成,物体从A点出发最终停止在E点,那么是否也只要将AE联结起来,量出它与水平面的夹角θ,就能得到摩擦因数呢?
可以看出,ABcosα=S1,CDcosβ=S3,DEcosδ=S4,根据功能关系,
mg(h1-h2)=F1AB F2BC F3CD F4DE
同样能得到
μ=△h/S=tanθ。
因此在变速情况下也存在一种摩擦角,只要量出起点至终点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就能测定滑动摩擦因数。当然实际上用这个方法测定摩擦因数也有误差,因为在斜坡的转角处往往有冲击,有能量的损失,我们在计算时略去了这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