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
课程与PC端同步更新,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做题
海量精选试题,想练就练,瞬间提分。答疑
海量精选试题,想练就练,瞬间提分。直播
名师大咖面对面,有问有大收获多。老年社会工作的萌芽阶段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中国的老年社会工作是在老年人照顾和老年人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1979年前,国内各养老机构收养的对象基本都是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生产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以下简称“三无”对象),费用均由政府负担。以上海市为例,1963年,市民政局制订《收容残老政策范围和审批办法的规定》,规定收容的范围是:市区常住户口中无依无靠、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或基本不能自理;退休老弱残职工中属于本市常住户口、无依无靠、生活不能自理、原单位已经撤销无法安置的;本市市区居民中无依无靠、流浪乞讨成性的残老;倒流人口中无依无靠、已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确无外迁条件的;劳动教养对象中的残老人员和无家可归的无业游荡人员。审批程序是:由区民政科登记审查,报市民政局批准,残老教养院负责收容。
1979年开始试行自费收养业务,此后自费收养的人数逐年增加。1992年,市和区办社会福利院收养在院的对象共计2138人,“三无”对象为1000人,占47.1%;自费对象1138人,占52.9%。90年代开始,收养的“三无”对象逐年下降,1995年末全市收养在院的“三无”对象为854人,占32.1%,区办社会福利院1995年末收养在院的“三无”对象为231人,占17.41%。
1980年,闸北区开封街道首创上海市第一个孤老包护组。包护组的成员基本上是由孤老的左邻右舍组成,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义务为孤老服务。服务的内容从孤老的衣食住行、缝补浆洗、疾病护理、直到后事料理,通过他们的服务,使孤老日常生活得到照料,体现党和政府的关心。市民政局及时推广开封街道的做法,孤老包护组很快在全市普及。1982年底,全市先后建立3000多个孤老包护组,散居在社会上的孤老基本上都有人关心和照顾。家庭敬老室是社区照顾社会孤老的另一种形成。它利用社会孤老的房屋,由社区居委会出资,进行改造和装修,将邻近的社会孤老集中在一起,委派专人,负责照顾老人的生活。这种家庭式的安置照料老人的方式,顺应了老人怀旧和恋家的心理特点,很受老人欢迎。1997年全市建立2061个家庭敬老室。此外,还先后创办32个托老所,在托老人2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