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授课老师 | 课时 |
---|---|---|---|
初级药士 (专业:101) |
基础知识 | 程 牧/叶 冬/白博士 等 | 32 |
相关专业知识 | 钱韵文 | 28 | |
专业知识 | 钱韵文/庄 严 | 28 | |
专业实践能力 | 伊 然/刘老师/白博士 | 43 | |
初级药师 (专业:201) |
基础知识 | 程 牧/叶 冬/白博士 等 | 40 |
相关专业知识 | 钱韵文/江老师 | 29 | |
专业知识 | 景 晴/钱韵文 | 51 | |
专业实践能力 | 伊 然/刘老师/白博士 | 45 | |
主管药师 (专业:366) |
基础知识 | 程 牧/叶 冬/白博士 等 | 35 |
相关专业知识 | 钱韵文/江老师 | 29 | |
专业知识 | 景 晴/钱韵文 | 51 | |
专业实践能力 | 伊 然/刘老师/白博士 | 45 |
听课
课程与PC端同步更新 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做题
海量精选试题 想练就练 瞬间提分答疑
专业老师在线答疑 随时消除知识死角直播
老师面对面 有问有答收获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1)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2)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3)给药途径:应根据感染病症的轻重程度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①轻症感染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②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
(4)给药次数: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5)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
(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
(二)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的原则
(1)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3)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原则
(1)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