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教学总监。曾任北京某三甲医院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坚持“不择一切手段记住重要知识点”的教学思路。众多考生心目中的“汤神”
专业代码:203
专业代码:368
专业代码:369
专业代码:370
专业代码:371
专业代码:372
专业代码:373
直播+录播
学员本人使用同一学员代码可不限时间、次数重复点播学习,直至2021年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模拟试卷于考试结束后关闭)。
课程开通后,您可下载“医学教育网”APP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听课、做题,也可使用电脑登录“医学教育网”官网听课、做题。
课程开通后,您可下载“医学教育网”APP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听课、做题,也可使用电脑登录“医学教育网”官网听课、做题。课程讲义、练习等相关内容可下载
小儿胚胎期造血和其他时期造血有哪些区别?
(一)胚胎期造血:
1.中胚叶造血期:在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
2.肝脾造血期:在胚胎第6~8周时出现造血组织,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胚胎第8周脾脏开始造血。
3.骨髓造血期:胚胎第6周开始出现骨髓,但至胎儿4~5个月时才开始造血活动,并迅速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
(二)生后造血:
1.骨髓造血: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5~7岁开始,黄髓逐渐代替长骨中的造血组织,骨折时又可以恢复造血。
2.骨髓外造血
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遇到各种感染性贫血或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恢复造血功能而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称为“骨髓外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