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
课程与PC端同步更新,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做题
海量精选试题,想练就练,瞬间提分。答疑
海量精选试题,想练就练,瞬间提分。直播
讲师大咖面对面,有问有大收获多。3.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
(1)各种设计资料
(2)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3)建设项目的建设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
(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一览表,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5)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数量和外廓尺寸。
4.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
(1)场外交通的引入。一般先布置场内仓库和加工厂,然后再布置场外交通的引入。
1)铁路运输。铁路应位于每个工区的旁侧。
2)水路运输。
3)公路运输。一般先将仓库、加工厂等生产性临时设施布置在最经济合理的地方,再布置通向场外的公路线。
(2)仓库与材料堆场的布置。通常考虑设置在运输方便、位置适中、运距较短并且安全防火的地方,并应区别不同材料、设备和运输方式来设置。
1)当采取铁路运输时,仓库通常沿铁路线布置。
2)当采用水路运输时,一般应在码头附近设置转运仓库。
3)当采用公路运输时,仓库的布置较灵活。一般避免二次搬运。
各种加工厂布置,应以方便使用、安全防火、运输费用最少、不影响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为原则。一般应将加工厂集中布置在同一个地区,且多处于工地边缘。各种加工厂应与相应的仓库或材料堆场布置在同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