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校> 考研培训> 徐涛政治网课
新东方在线 考研培训

徐涛政治网课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2日
新东方考研免费试听课程
  • 考研英语小作文备考技巧
  • 考研英语真题高频核心词总结
  • 考研高等数学-函数极限的性质
  • 毛中特必学考点解析
  • 考研管综数学课程
  • 考研管综逻辑课程
新东方考研选课中心
新东方考研套餐推荐
全程班
适用缺乏规划、效率低下、高性价比
资深大咖+温暖领学陪练+一站式解决备考疑难。 详情>
1190-2980
直通车
适用基础薄弱、自制力弱、需要监督
大咖全程陪学带练+班主任1V1导学督学 +专属答疑老师1V1服务+批改服务 详情>
4090-7690
无忧计划
适用择校迷茫、缺乏规划、基础薄弱
小班+主讲老师1v1规划答疑+ 定制择校报告+专属作文模板 详情>
12800-19800
新东方考研师资介绍
王江涛 风格鲜明、趣味十足

新东方考研英语首席主讲,写作辅导实力教师,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英语学习畅销书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曾任中国政府代表团高级翻译出访欧美。多年考研英语教学经验。代表作:《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字帖》、《十天搞定考研词汇》等。

董仲蠡 清新脱俗、逻辑清晰

新东方在线实力教师,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主讲四六级翻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学培训师,新东方教育集团优秀教师。毕业于吉林大学,07年加入沈阳新东方学校。主授国内考试课程,横跨综合、词汇和阅读各类课程。英文底蕴深厚,课程充实紧凑,对考试分析透彻,考点把握精确。

杨超 思路清晰、轻松幽默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博士后,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从事考研数学辅导十多年,把教学当乐趣,潜心研究考题,原创了很多快捷解法和秒杀公式,同时又提出在基础阶段练好三大计算(求极限导数积分)。

郝明 逻辑清晰、耐心专业

新东方考研政治学科负责人、主讲老师,集团优秀教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十年考研政治一线教学经验,考研政治全能型教师,擅于从命题人的角度剖析知识考点,梳理重点难点。使学员轻松愉快的掌握破题套路,玩转考研政治。授课逻辑清晰、语言风趣幽默,深受学员欢迎的"好老师"。

张鑫 风格鲜明、幽默风趣

北京工业大学工科硕士,新东方在线管综数学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秉承"审题+结论=玩转教学!" 的教学理念,倡导"做题、变题、讲题"三步学习法,通过独特的思维训练让学员轻松提分。

网络课程 我们是认真的
其他机构
  • 经验少、不资深
  • 课时太多看不完或太少知识点不全
  • 无特别服务
  • 无教材或教材不全
新东方在线考研
  • 新东方明星师资阵容,全速助攻
  • 直录博课程结合,自主选择学校时间
  • 作文批改,知识堂答疑,考前诊断等等
  • 全套精编密训资料,电子讲义
选择新东方在线的8个理由
  • 专业名师

    精选名师授课
    授课经验丰富
  • 教研团队

    数百人教研团队
    精细模块化分工
  • 授课方法

    直播、录播结合
    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 培训经验

    十数年辅导经验
    提高复习效果
  • 高清视频

    涵盖考试重点难点
    支持打包下载
  • 上市机构

    纽交所上市公司
    全国数千家代理
  • 正规公司

    公司备案资质完整
    安全可靠有保障
  • 百强品牌

    连获多项大奖
    受到广泛认可

学习资料

考研政治马原: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第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二者对立统一:
一方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①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②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