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校> 高中教育培训> 高三的培训机构
简单网校 高中教育培训

高三的培训机构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4日

高中网校推荐:简单学习网

高中网校哪个好?最近很多同学都在找好一点的高中网校,小编根据同学口碑、师资、课程、服务、售后等等推荐一家高中网校:简单学习网。简单学习网成立于2007年,注册学员累计2300万,是国内学生口碑不错的高中网校,现在课程开设高中各年级26个教材版本的课程!建议同学们先试听课程体验一下。免费领取全科精品课>>

  • 优秀教师录课

    清北毕业或培养出多名清北学生师资

  • 高中语数英物化全科

    知识点期末复习资料

  • 学习服务贴心

    配套讲义+家长报告

高中课程免费试听

  • 高一同步课程

    《完形填空之词语辨析》麻雪玲

    点击试听
  • 高中课程试听

    高二同步课程

    《函数》 冯海君

    点击试听
  • 高中课程试听

    高三同步课程

    《直线运动》 徐建烽

    点击试听

热门课程推荐

  • 高一数学同步课程

    主讲老师:
    孙明杰等

    互动视频课、配套讲义、快速答疑、智能错题本、家长报告

    更多课程>>
  • 高二英语同步课程

    主讲老师:
    麻雪玲等

    互动视频课、配套讲义、快速答疑、智能错题本、家长报告

    更多课程>>
  • 高三英语冲刺课程

    主讲老师:
    麻雪玲、张毅豪等

    互动视频课、配套讲义、快速答疑、智能错题本、家长报告。

    更多课程>>

简单学习网高中课程优势

  • 好老师

    优秀老师授课

    老师传授典型题详细办法

    教学生举一反三
    一题多解、一题巧解

  • 错题本

    智能错题本复习

    错题追踪复习

    听课中的错题能自动加入错题本
    课后可方便复习及导出错题本

  • 网络答疑

    网络快速答疑

    课程互动性强

    在线互动问答
    数理化英快速答疑

  • 课后练习

    经典例题练习

    经典例题课后练习

    老师针对课堂中的经典例题
    为学生推送同类型题,掌握解题方法

免费试听

学习资料

 高一语文学习:离骚赏析二

  忠怨之情是长诗《离骚》的一条主线,而从全诗结构上看,则可以分为两大层次,即从开篇到“岂余心之可惩”,可以视为诗篇的前半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矛盾和不公正的待遇,充分表现了抒情主人公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从女媭的责难至篇末,则主要写诗人遭到迫害以后,继续求索的精神和所引动起来的内心冲突,以至于最后的抉择。从艺术手法来说,前半部分虽然也有艺术夸张,并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但基本上是诗人现实生活的经历,是实写;而后半部分,则主要把炽烈的感情化为超现实的想像,表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一个苦闷的灵魂,上天下地的求索精神,是虚写。

  掌握了长诗《离骚》这一结构层次,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它的内在逻辑,亦即诗篇中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轨迹,以及起伏于全诗中的细微的心理描写。

  长诗《离骚》的开端就是很奇特的。诗人首先以十分庄重而自矜的口吻,自叙了高贵的出身,奇异的生日,以及由于父亲对自己莫大期望而赐予的“美名”。前人分析说:“首溯其本及始生之月日而命名命字,郑重之体也。”(清顾天成《离骚解》)诚然,开篇起始的八句,感情是很肃穆的,含蕴是深邃的。他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帝高阳之苗裔”),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为他的至死不能去国埋下了伏线。他自道奇异的生辰,美好的名字,也正是在表现他的尊贵不凡和具有崇高的理想。“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正道直行,严于律己;灵均,禀赋良善,公平均一。这是亲人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条。总之,这起始的八句,就为他一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表白了自己的品德、才能和理想,并以万分急迫的心情表达了自己献身君国的愿望。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这是对自己的。他担心时光飞逝,自己为国家做不成事业。因此他不满足于先天的“内美”,还“重之以修能”,朝夕充实、提高自己,以便奉献于祖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是对楚王(“美人”)。他担心楚王不能及时奋进,耽误了楚国的前途。两个“恐” 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危机感,特别是诗人为祖国的前途而焦虑,为祖国的命运而担忧的急迫心情。他寄希望于楚王,他劝导楚王“抚壮而弃秽”,愿为楚王 “导夫先路”,希望日益衰败的楚国,重新振兴,恢复到开国盛世的那种局面: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但诗人的这一片赤忠之心,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相反的却因触犯了守旧贵族的利益,而招来了重重的打击和迫害。诗篇展现了楚国社会的一片令人窒息,令人愤慨的图景。楚王昏庸不察,信谗多变(“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群芳”(培植的人才)随风转舵,堕落变质(“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朝廷群小“贪婪”、“嫉妒”,蔽美称恶,无所不为。黑暗的现实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诗人的爱国理想“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的冲突。诗人于是感到苦闷、孤独、愤懑,以至强烈的失望。但诗人是坚决不屈服的,在诗篇中他反复申说了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人格操守至死而不悔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诗人是要誓死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誓死保持自己人格的清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