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某科研综合楼新建项目BIM应用
建筑行业BIM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先进的综合设计施工技术,近几年在我国建筑行业内飞速发展。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国内建筑行业能源浪费的现状仍需改善。鉴于绿色建筑的高要求,设计院纷纷结合BIM技术将绿色建筑理念落实到设计之中,并借助场地风环境模拟、日照分析、建筑能耗分析等辅助设计。与此同时结合BIM技术实现多专业协同,精细化设计施工,结合BIM技术优化施工方案
降低成本的三把利剑:大数据、建筑模块化、互联网
成本是所有行业的命脉所在,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更是如此。经历了自去年开始的调整时候,房地产市场刚刚在4、5月份止跌回升,对于刚刚“恢复元气”的开发商来说,项目的造价成本更是考虑的首要问题。近几年风起云涌的大数据、建筑模块化和“互联网 ”,让开发商和建设方都看到了串联设计与造价的曙光。建筑模块化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行业又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BIM技术的应用普及有了新的可能。
建筑包含的产品繁多、项目繁杂,又需要多工种协调进行,想要控制建筑的成本与造价,环节多如牛毛。编制清单时,可能会存在工程量少算或漏算以及清单特征描述不准等现象。 施工单位投标价格高低不一,甚至还有施工联合串标单价现象。如果开发商自己无法对合理价格做出准确判断,盲目追求低价中标。 那么中标价格不是经过施工单位抬价后的高价;就是低于成本的价格出现豆腐渣工程。 投标企业还可能会利用清单工程量的可能变化进行重复报价或者虚报;对于清单文件中无具体工程量的暂定项目,愿意承担的就拉高报价,预计不做或拟再分包的就拉低报价。任何在图纸或定额中无法确定的施工或工作量,投标方都会采用这种差别对待的方法。 在开标过程中,还需要有专业人士对技术标中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劳动力计划安排进行评审。避免资质不够的单位以低价中标的渠道进入集团承包基建项目,拖延工期。施工单位参与项目过多,导致资金、机械设备、人力资源周转困难,从而影响工期浪费。采购体系所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数量太少,参差不齐,大宗建筑材料未集中采购。成本控制的前路如此坎坷,预算造价可谓“防不胜防”。
以上零零总总的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成本与造价。加之建筑是一个完整生命周期的整体,“设计定量、采购定价”的双重格局注定了设计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从设计入手,成本把控事倍功半。
规划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不如招标过程中那样明显,所以更容易被忽视。比如:使用部门提交的社区规划和需求没有经过认真地研究及评审,经常在建设的工程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带来大量的设计变更。设计滞后,导致大量的设计变更,增加了工程造价。缺少节能建筑技术的运用,造成大量浪费。未制定统一的建设指标标准,建筑规模存在一定的超标。设计类战略合作伙伴数量有限,部分单位设计质量不高,管控机制效果不佳,导致设计图纸质量、服务质量和及时性都较差,从而影响设计进度和工程建设质量等等。
传统建筑行业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化应用,无法**传统方法管理海量工程数据,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管理的支撑是数据,项目管理的基础就是工程基础数据的管理,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工程数据就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工程造价行业大数据应用和BIM普及的核心,是基于企业核心数据的积累、存储和管理。工程造价信息化是行业趋势,企业数据库建设就是排头兵。工程造价信息化的核心是人材机价格,工程造价构成绝大部分是材料价格,材价是**复杂、**没规律、**难把控的因素。开发商的造价部门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同时也有更好的机遇。**BIM可以更好地处理造价管理工作;“多、快、好、省、准、全” 地获取材价数据;构建企业核心数据库并有效管理。这些都是成本预算行业从业人员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从前他们需要**大量的时间与人脉积累,去了解数量庞大的产品造价和工程管理信息,而BIM和“互联网 ”能够将一切都整合到网上,实现阳光、透明的采购流程。协助开发商搭建核心材价数据库、指标数据库、项目数据库、供应商数据库等等。
“互联网 ”采购方式的**终目的,是**数据库与网络将常用建材的产品数据与价格体系都整合到网上,减少中间环节,达到“阳光采购”的目的。在建材行业安装、施工标准尚不统一的情况下,现在普遍的经销商模式依然有其优势。在**规范建材价格整合了施工标准之后,才是建筑模块化与“互联网 ”采购模式真正的冲刺阶段。
|
相关推荐:苏州bim培训 苏州bim培训班 苏州bim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