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心理辅导发展
幼教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素质
1.教师要树立明确的思想观念: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蒙台梭利曾说过: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幼教工作者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运用到幼教工作中。
2.幼儿教师在掌握一定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同时,本人也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幼儿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易感染性,他们很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在老师和幼儿相互交往过程中,如果老师心理不健康或举止不当,那么就会在有意无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传染给幼儿,进而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做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自觉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保持一份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率。
少儿心理辅导阶段理论
0~1岁——信任与不信任
孩子的需要/行为:
肚饿——被喂食物;受惊——被拥抱;哭泣——被拥抱。
让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多么的需要他。
如果在这一个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人。
如果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表现得异乎寻常地害怕被遗弃;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需要别人照顾;深信不能信任任何人。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的情感关系,而且展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
少儿心理辅导小技巧
a、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们释放压力的机会,渲泄出负面情绪。
b、善于发现孩子们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激励。
c、因势利导,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d、可以利用班队会,鼓励孩子积极参加讲演比赛,讲积极向上的少年英雄故事等鼓励孩子。循序渐进地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少儿心理辅导成果
1、具有基本的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比如: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会找吃的、穿的,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街上走丢了会寻求帮助;
2、能用恰当的方式完成指定的简单任务,比如:听妈妈的话自己洗手帕、自己穿衣服,大一些的孩子应该懂得玩完了玩具自己收好,会用恰当的方式跟别的小朋友要东西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