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更多 [南京儿童突然记忆力差] 资讯、更多优惠活动! 请联系在线客服!!
多动症与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的名称来源
多动症这个词是个不准确的说法。它来源于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不足过动紊乱(ADHD)。多动症是一个不太准确的缩写。很多有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的人, 并不表现为多动。无论是过动型的,还是注意力不足型的,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人群。所以只要符合一类注意力不集中的人群,都适合接受竞思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缺乏多动症的类型
ADHD表面表现为两类:注意力不足和过动(以及两者的混合)。但真正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从大脑的神经角度有三类:分心(可能表现为多动,也可能表现为心不在焉。),注意力深度不 足(表现为反应慢,理解力不强),紧张焦虑(表现为发呆,发挥不好,精神压力大。)竞思针对这三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为每个学员量身定制训练程序。
两者的关系
测量多动的往往**行为量表,其中有:康纳斯行为检查表,阿肯巴赫儿童行为检测表,和心理测验等。多动症的诊断方法是,当受测者得分题目达到一定数量后,就被诊断为多动症。而 现代大脑医学普遍认为,注意力缺乏多动症并非只是少数人们的病症,而是或多或少存在于每个人身心的问题。在一定场合,注意力更容易缺乏,在另一些场合,注意力更容易集中。竞思注意力训 练,就是为了每个人量身设计,让每个人都能提高思考和生活的效率,做个注意力超强的有能之士。
多动症人口
那多动症的患病率到底是多少?随着国际上有关多动症诊断标准的逐渐统一,现在国内外学者报道的多动症患病率已比较接近,如美国3.4-4.7%、德国3.9%-9.0%、日本4%、澳大利亚 7.5%-11%、新西兰3.0%、巴西5.8%。近年来,我国各地报道的多动症患病率约为1.3%-13.4%,如北京8.6%、上海4.0%、天津3.8%、河南10.2%、哈尔滨6.9%、吉林10.8%、合肥10.6%、湖南7.3%、广 州1.3%。综合国内7项大型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4.31%-5.83%。目前国外学者一般认为,多动症的患病率约为3%-6%。粗略估计,我国约有1461-1979万的多动症患儿。
多动症是大脑问题,需要针对大脑的精确方法
"注意力缺乏过动症"这个名词终于产生,而它的症状以及诊断的规范也越来越明朗。第四版**新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Ⅳ)把ADHD分成三种不同 的类型:分别有"注意力缺失"、"过动 "、"注意力缺陷合并过动"。 在DSM-Ⅳ里面,注意力缺陷和过动/冲动各有9种症状,符合6种以上的症状就可以确认诊断。同时,每一个症状都必须在一个以上的环境中发生,比如说:在 学校与在家 里。其它条件包括必须在7岁以前就观察到相关症状,且没有其它的心理因素导致。 使用核磁共振(MRI)与功能性扫描(FMRI,可分析脑部血流量)可帮助我们了解ADHD患者,和一般人脑部结构 与功能性的相异处。目前**一致的资料是 小脑中间(小脑蚓部,位于脑后下端)及脑部中间区域(包括部分脑干)的大小缩减。竞思依据每个人大脑的情况,利用脑电生物反馈技术,对大脑进行 精确训练,彻底解决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温馨提示
更多 [南京儿童突然记忆力差] 资讯、更多优惠活动! 请联系在线客服!!
竞思心理辅导的沟**程
温馨提示
更多 [南京儿童突然记忆力差] 资讯、更多优惠活动! 请联系在线客服!!
我们之前说过了行为塑造的四步:
奖惩、反馈、有边界的自由、协商。
今天要讲行为塑造的第五步:模仿。
与前四步不同的是:孩子是主语。
有的妈妈希望晴妈推荐育儿书籍,
在这里预告一下:之后会有书单,
通俗版育儿书,以及专业度稍强的书。
在这个分支课程结束之后会贴。
每次课程会从书籍中摘一些段落,
但不意味着段落就是全书主题,
很多书籍很博大,有许多复杂的内容。
晴妈始终不是专家,只是学习者,
用一颗学习者的心向其他学习者推荐。
【经典说】
《婴儿儿童和青少年》
社会学习理论
尽管操作式条件反射在儿童获得道德反应中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仅有它本身是不够的。
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大部分是**模仿来学习道德的——**观察和模仿别人的适宜行为。
榜样的某种性格会使得儿童乐于去模仿:
-温暖和责任。学前儿童更多地模仿那些温暖的、有责任心的成人的亲社会行为,而不是那些冷漠的、有距离感的成人行为。
-能力与权力。儿童钦佩那些有能力、有权力的榜样,并选择这些人进行模仿。这也是他们尤为乐于模仿年长儿童和成人行为的一个原因。
-言论与行为的一致性。当榜样说一套而做一套时——例如,声称“帮助他人很重要”,但是却很少帮助别人——儿童渐渐的选择成人行为表现的**宽泛标准。
在学前期,榜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儿童早期末,如果儿童长期处于有同情心的成人环境中,他们会更多地表现亲社会行为。在重复的观察和他人的鼓励下,他们已经把亲社会规则内化了。
《发展心理学》
班杜拉做了一个很经典的实验。
他让幼儿观看成年榜样攻击娃娃的简短影片,然后设置了三种实验条件:1)榜样奖赏;2)榜样惩罚;3)不给任何奖励和惩罚。
可以看出,与榜样惩罚的条件相比,儿童在榜样奖赏和无结果反馈两种情况下的模仿行为较多。
【晴妈说】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生活里会模仿,
也知道自己应该给孩子做榜样,
但往往是,我们设立的榜样他不学,
而他学的往往是我们不希望他学的。
为什么孩子不按照我们的期望学?
是我们给他找的榜样不够好吗?
不是的。榜样这件事注定是自选的,
我们只会选偶像,不会“被选偶像”。
一个人选择什么人做自己的榜样,
实际上与他的自我感知很相关。
拣选的过程就是很重要的自我感知,
灌输的偶像很难成为真的偶像。
这就是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
总是被提起,却总是没效果。
我们做社会比较,但不喜欢被比较。
对孩子演示、做榜样当然是可行的,
实验室和电视中处处有孩子的榜样。
但是这里面有两点非常需要注意:
**,孩子会识别出真伪。
孩子对生活中的真伪非常敏感,
他随时观察那些你演示之外的事情。
如果察觉到虚假,可能产生排斥心.
第二,孩子**关注的是因果。
在上面引的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中,
孩子会模仿有好结果的大人。
结果引起模仿。你期待他听懂道理,
但他只会模仿你达成目的的手段。
对父母而言,这些结果让教导困难:
我们很难靠造假,又很难指定榜样。
但另一方面,这些结果也让生活简单,
父母过好生活,孩子自然会模仿。
孩子喜爱模仿。这是人类本能之一。
几个月的婴儿就会模仿人的动作,
一两岁的孩子对模仿家务乐此不疲,
幼儿园的孩子相互学着吃饭,
有哥哥姐姐的小孩更随处都可模仿。
所以我们无需太过纠结教孩子什么,
你所做的事,影响大于你所说的话。
当我们彼此争吵育儿理念的时候,
并不知道其实我们的争吵影响更大。
孩子在意的是关系,以及处理方式,
他能在我们对话的方式中,
**敏感地察出话语背后的关系,
也会模仿我们对事情的处理。
我们的相互尊敬就是**好的教材。
至于电视中的榜样、追星和社交媒体,
这一点我们会在“社会”分支再讲述。
至此,我们的良性塑造课程基本结束,
下一讲开始面对危机处理,
面对孩子各种执拗、大哭、不听教导,
会从下一篇开始延续到后两个分支,
危机,总是需要我们更多的智慧。
相关推荐
体验课预约试听
倒计时
课程热线:
客服在线时间:早上9点~下午6点,其他时间请在线预约报名或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