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划分阶段,考前精准助力冲刺
逐章精讲,配套答疑,阶梯教学,学有所得
高频考点,阶段测评,逐章精讲,夯实基础
发布时间: 2016年03月30日
《中级经济法》注重考核与财务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体现在考试的题型中,无论是简答题、计算题或综合题之类的主观性试题,还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或者判断题之类的客观性试题,都不是考查单纯的死记硬背和机械的识记,而是要求考生从理解立法意图和原理的基本点出发,牢固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并运用这些法律规定解决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实际问题。近几年来,试卷中简单记忆类的题目有日益减少的趋势,而理解类的题目日益增多。虽然《经济法》课程的性质不同于《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课程,要求考生对更多的考试内容加以必要的记忆,但单纯的记忆并不是本课程的考核目的,《经济法》课程的考核重点应当是考核考生建立在记忆性知识基础上的分析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另外,即使简答题题型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死记硬背,而是给出一个小案例,要求考生按照此案例的模拟情景,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予以答题,属于简单运用性的题型。因此,如果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仅仅是死记硬背法律条文、不求甚解,显然是难以通过考试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一)看书与做题的时间分配
在复习《经济法》时,多看书还是多做题?这是很多考生在网上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先说两个极端的情况,第一个极端,能否只看教材不做任何习题?如果考生能确信自己通过看教材可以充分、准确、完整地理解教材中的全部考点,考生可以只看教材(考前最好再做几套模拟试题),这样做的风险并不大,毕竟自己已经踏踏实实地看了几遍教材,到了考场上总会有用武之地。另外一个极端,能否只做习题不看教材?有个别考生根本不看教材,把全部精力用于做题,搞所谓的“题海战术”,这样做的风险极大,因为考生拿到的并非题库,其结果无异于舍本逐末,此时,天道不一定酬勤。
对于大多数考生(学会计的人很少走极端),看书与做题的有效结合,复习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具体到看教材与做习题的比例,我认为,考生至少应拿出40%的时间踏踏实实地把教材看一遍,对重点章节至少应认认真真地看两遍,对一些重要考点至少应反反复复地背三遍。对于做习题,考生至少应拿出30%以上的时间做一些典型例题。高质量的典型例题的确可以帮助考生排除疑点、消化难点、提炼重点,的确可以帮助考生准确、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的确可以帮助考生迅速把握教材的核心考点。因此,准确把握教材和参考书的主从关系,合理分配看教材和做题的时间,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看教材的方法
1.通读。《经济法》试题涉及到100多个考点,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全面复习,对整个教材至少要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1-2遍。
2.精读。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必须精读,加深理解。考生应清楚的是,80%的重要考点集中在教材20%的篇幅内。因此,考生应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教材的重点内容上,切不可搞“地毯式轰炸”(主要是考生没时间,实际上地毯式轰炸是最有效的进攻手段)。
3.死记。《经济法》并非一门完全靠死记硬背的考试,但又离不开“死记硬背”。
(三)做题的方法
1.要保证做题的数量。只有通过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才能逐步把握不同题型的命题形式、答题步骤和应试技巧。别人的经验听了1000次,最多能钻进自己的耳朵里;自己做了1000道题总结摸索出来的经验,已经融入自己的双手中。
2.要保证做题的质量。每做完一个题目,考生都应该总结一下,这个题目涉及了哪些考点,哪些考点是自己已经会的,哪些考点是自己通过这个题目新学到的,这些考点自己是否会举一反三,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因为做题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3.要真正去做题。许多考生习惯一边看题,一边看答案。这个习惯最好能改掉,因为能否看懂答案和自己是否真的会做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否则,平时复习时感觉《经济法》很容易,因为答案全都看得懂(看不懂就麻烦了,都是简单的汉字);到了考场上没有答案可以看了就晚了。
在考试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战胜胆怯心理,认真填写答题卡,仔细阅读试卷,做题时,合理分配时间,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尽量做到会做的题一题不能错,该得的分一分不能丢。祝您2016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点击查看:中级会计职称培训
上一篇: 2016中级会计尽早备考先发制人
下一篇: 中级会计学习避免进入4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