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年07月22日
【背景】
通过手机扫描墓碑上的二维码对逝者表示哀悼、留念,或利用无线网络进行“云祭扫”……清明节临近,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祭扫新方式正在中国一些地方悄然兴起。
【新闻】
请看《中国日报》的报道
SHENYANG - As Chinese prepare to mark Tomb-Sweeping Day, tech-savvy youngsters have brought a new digital perspective to this longstanding tradition of ancestor worship.
沈阳消息,中国民众正在准备清明节活动,而精通科技的年轻人为传统的拜祭祖先活动引进了新的数字化形式。
【讲解】
Tomb-Sweeping Day就是清明节,ancestor worship是拜祭祖先;
许多人在国家法定假期4月4日至6日到墓地(graveyard)扫墓时,会好奇人们拿着智能手机(smartphone)在墓碑(tombstone)前做什么。答案是他们把二维快速反应码(two-dimensional quick response codes,QR codes)装在了墓碑上。只要用现代的数字小工具(digital gadget)扫描(scan)这些方块形二维码,吊唁者(mourner)就会收到逝者(deceased)的照片和视频等信息。
在上海、沈阳和福建等地的墓地(cemetery),在雕刻的墓志铭(engraved epitaphs)旁边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二维码墓碑。它可以提供逝者的姓名、生卒日期和生平。
通常每年春天,人们都会为逝去的亲人扫墓(sweeping tombs),高科技创新(high-tech innovation)要流行起来还需要时间。现在,申请使用二维码墓碑的人大多数在35岁至45岁之间。
这种机读条形码(machine-readable barcode)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日本发明,现在广泛用于产品跟踪(product tracking)、文件管理(document management)和市场营销中。
这种代码的最新应用并不会让中国人惊讶,因为最近几年人们已经很熟悉网上祭奠(cyber-mourning)的形式。
中国老一辈人会去寺庙和墓地祭拜逝去的亲人,而现代城市居民则偏向虚拟纪念馆(virtual memorial hall)。他们在线为逝去的亲人点燃蜡烛,摆放虚拟的花圈(wreath)。
考虑到埋葬地减少,以及传统的烧纸钱(burning paper "hell money" )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和火灾隐患(fire risk),中国官方提倡这种虚拟的祭拜活动。
虽然条形码墓碑(tombstone barcode)的用户数量远远少于传统祭奠的人数,但是还是有人担心现代科技会减弱中国固有的祭奠文化(entrenched culture of ancestor worship)。但也有人表示,新科技会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情感需求(emotional 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