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年05月23日
在高考中,化学选择题的考查功能主要有(1)使试卷有较大的知识点覆盖面,知识容量较大,有广泛的发散性,可以较为全面考查学生的“双基”(2)少量的“基础题”增加考生得分的基数,保留某些类型的“常见题”来预测结果和调控难度(3)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某些较高层次的能力。历年高考的选择题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且突出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因此选择题成为学生和教师关注的重要题型。本文在对近年来高考化学选择题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选择题在相应内容上的命题方式和考查方式;对如何快速巧断选择题进行简要归纳和说明,最后,对于冲刺阶段选择题的训练提一点建议和看法,希望能给予大家一点启示。
一、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命题内容和特点分析。
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命题,考查内容始终较为稳定,突出考查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考查到的内容有:
(1)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判断未知元素可能性质,突出半径、熔沸点、密度大小比较以及稳定性、酸碱性等递变规律;X、Y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位构性的关系)T0213、T0315、T0509、T0607如例1,考查了同一主族元素单质、氢化物熔沸点变化情况(隐含了氢键的知识);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判断。
例1.(T060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热、中和热的定义与计算)T0209、T0313、T0413、 T0513,02年、03年、05年分别考查了CH4H2C2H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04年给定了金刚石、石墨的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两者的稳定性及能量高低。
(3)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简单计算(NA的考查、Vm概念及阿氏定律的理解、联系电解质溶液知识、以及物质结构知识)T0409、T0508、 T0608、T0613,如例2,在“NA”的情境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考查了Vm、M、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与N之间的关系。如例3,联系电解质的电离、pH,运用电荷守恒思想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例2:(T0608)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
B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C0.1mol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A
D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例3:(T061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
A0.15mol·L-1B0.2mol·L-1C0.3mol·L-1D0.4mol·L-1
例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18mol的2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8/22.4NA
C.通常状况下,20克D2O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气体的分子数0.5NA
D.常温常压下,31g白磷分子中的共价键数为6NA
E.在25℃时,1L纯水中含H 的个数为10-7NA
F.500mL、1.0mol/L的醋酸溶液中含有H 数为0.5NA
G.1.0molFeCl3制成胶体,使得胶体的粒子数为NA
H.2.7g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3NA
I.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气体11.2L时,转移电子数为NA
J.1.6克—NH2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4)离子共存(注意条件化)、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注意量的制约):T0610T0510、T0411,如例5,在量的制约下,考查了离子共存、离子反应先后顺序问题。
例5:(T0610)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ABaCl2NaOHNaHCO3BNa2CO3MgCl2H2SO4
CAlCl3NH3·H2ONaOHDBa(OH)2CaCl2Na2SO4
例6:在某接近中性的含Na 的溶液中,可能还有NH4 、Fe2 、Br-、I-、CO32-、SO32-等六种离子中的几种①在原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②向橙黄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③橙黄色物质不能使淀粉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为()
A.NH4 、Br-、CO32-B.NH4 、I-、SO32-
C.Fe2 、I-、CO32-D.Fe2 、I-、SO32-
例7:下列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稀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
Fe2 2H H2O2==Fe3 2H2O
B.在蓝色的淀粉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气体形成无色溶液:
I2 SO2 2H2O==2I- 2SO42- 4H
C.等物质的量的NH4HS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NH4 HSO3- 2OH-==NH3 SO32- 2H2O
D.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Ca2 2ClO- CO2 H2O==2HClO CaCO3↓
E.NaHCO3溶液与足量Ca(OH)2溶液反应:
HCO3- Ca2 OH-==H2O CaCO3↓
(5)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图象分析、转化率大小判断等常考常新,等效平衡原理)T0210、T0312、T0512
(6)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T0308、T0407、T0408、T0414、T0506、T0606
原子结构:原子核组成符号意义(以新元素的发现、微粒的重要用途为背景出题)
分子结构:(以化学键类型、键的极性、是否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展开)
晶体结构:重在判断各类晶体与性质的内在联系,如稳定性、熔沸点
如例8,考查了晶体的类型及其性质。
例8(T0606)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
A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C离子晶体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
(7)氧化还原反应及其计算(以概念、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电子得失守恒法计算为主):T0507、T0311、T0214
(8)电化学基础知识(电极反应式书写、电解产物判断与计算,实用电池分析)
T0609、T0511,如例9,运用电子得失守恒思想考查了几种熔融盐的电解计算。
例9(T060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B3︰2︰1C6︰3︰1D6︰3︰2
(9)溶液的pH及其计算:(以强酸强碱稀释类、混合类为主)T0410T0211
例10:在浓度为Cmol/L的AgNO3溶液amL中,加入适量的pH=1的盐酸恰好使Ag 完全沉淀,此时得pH=1的溶液100mL(混合溶液体积为两原溶液体积之和),则C的值为()
A.1/9B.0.1C.1/90D.0.01
(10)以电解质为核心问题
⑴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T0611
⑵离子溶度大小比较(典型溶液为主,在考虑电解质的电离、水解情况的基础上,应用解题思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水的电离离子数守恒)解题)T0211、T0310、T0314,如例11,考查了酸、碱、盐以及浓度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
例11(T0611)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小量CH6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1)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与基本反应:(原子线面分析(CH4C2H4C2H2苯)、异物体数判断(如芳香酯类)、官能团结构与性质关系,反应类型是热点)T0612、T0215,如,考查了芳香烃衍生物官能团(碳碳双键、醛基)的性质及有机反应类型。
例12(T0612)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12)实验基本操作、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等:围绕药品保存、仪器选用、仪器清洗、鉴别、分离、实验误差等问题考查
(13)化学与STS(主要围绕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污染、人体健康出题为主):T0406T0208
(14)元素化合物及其性质(非金属主要考碳、氮、硫、氯,金属为钠、铝、铁):T0214T0309T0406T0412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考化学试题已逐步渗透课改的全新理念。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实际问题、关注身边的化学问题,学会用化学视角洞察各种现实问题,注重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创新相结合,最终会使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进入“能力立意、关注双基、学以致用”的良性循环。
二、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查方式和能力考查
由于课程改革理念对化学教学过程以及高考测试的要求产生的影响,高考选择题命题时在知识考查、能力考查、情景创设的设计中都力求从“三维目标”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
1.在知识考查方面,立足双基,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回避成题,注重传统试题的推陈出新,保持相对稳定。
如02-05年均有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判断的考查,T0611为成题、传统题等。淡化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获取过程的分析(即事实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的比例比较小),而注重考查应用结论解决问题(即原理性知识的比例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其次,鉴于知识点多且题量有限,选择题明显有知识点容量加大的倾向,一道题中不再仅限于对单一概念的考查和对概念辨析的考查,往往在同一情境下考查多个相关或相似的知识点。如例14,在“pH变化”的这一情境下,考查了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氯水的变质、电解食盐水原理及产物的判断、pH等知识,每一个选项都要求学生对原理进行分析判断。本题知识容量大,而且是典型的一道考查原理性知识的选择题。又如例15。
例14:下列有关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pH减小
B.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
C.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
D.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区的pH减小
例15: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相关链接:
上一篇: 化学反应平衡的判断
下一篇: 高三化学考试常见失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