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年06月01日
等效法亦称“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掌握等效方法及应用,体会物理等效思想的内涵,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科学素养,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终身的学习、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新高考的选拔愈来愈注重考生的能力和素质,其命题愈加明显地渗透着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等效思想和方法作为一种迅速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仍将体现于高考命题的突破过程中。
一、等效思想与方法 1.等效法: 等效方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2.运用等效方法处理问题的一般步骤为: (1)分析原事物(需研究求解的物理问题)的本质特性和非本质特性。 (2)寻找适当的替代物(熟悉的事物),以保留原事物的本质特性,抛弃非本质特性。 (3)研究替代物的特性及规律。 (4)将替代物的规律迁移到原事物中去。 (5)利用替代物遵循的规律、方法求解,得出结论。 二、案例探究 例1 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于O点,当小球平衡时,细线和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1所示,现给小球一个冲量,冲量的方向和细线垂直,使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问:①小球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在哪个位置有最小速度?并求这个速度值。②施加的冲量值至少为多大?
相关链接:
上一篇: 串联、并联电路的简化
下一篇: 物理解题中的心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