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校排名> 简单网校> 高二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专题检测试题及答案
简单网校 高二辅导培训

高二辅导

发布时间: 2016年04月26日

高二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专题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选择题

  大气中的臭氧分布在平流层中,在20~30千米的高空,臭氧含量最大,形成臭氧层。据此回答1~2题。

  1.臭氧层的破坏是由于(  )

  A.大量燃烧煤 B.大气中硫氧化物增多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D.大气中氟氯烃增多

  2.臭氧层中的臭氧减少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有(  )

  A.刺激人的眼睛、喉、鼻

  B.使汞、镉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C.氟含量过多引起氟骨症

  D.皮肤癌的发病率增高

  解析: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烃作为制冷剂,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氟氯烃引起的。氟氯烃在平流层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使人类的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病率上升。

  答案:1.D 2.D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面积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承载力统计图,回答3~4题。

  3.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  )

  A.石漠化面积 环境承载力 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 环境承载力 石漠化面积

  C.环境承载力 石漠化面积 生物多样性

  D.石漠化面积 生物多样性 环境承载力

  解析: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使生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因而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曲线呈减少趋势,为生物多样性曲线;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面积扩大,①曲线呈上升趋势,为石漠化面积曲线;森林减少,短时间内耕地面积会扩大,承载力会扩大,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承载力会减少,②曲线为环境承载力曲线。

  答案:A

  4.据图可知,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

  C.喀斯特地貌广布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解析:石漠化面积扩大主要是森林覆盖率降低所致,而森林的减少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

  答案:D

  (2010•潍坊)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5~6题。

  5.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解析: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两者的相对关系即人均耕地在减少,而不是某一要素耕地或者总人口数的变化。

  答案:C

  6.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解析:通过技术的提高实现环境负担的减轻,推广良种,是符合这个要求的。A是通过工程措施减轻负担,B项农业生产结构不是属于技术措施,D项不能减轻人类社

  会的负担。

  答案:C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中,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以下是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读图回答7~9题。

  7.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

  A.用水增加 耕地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入境水流减少

  B.耕地减少 用水增加 入境水流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C.入境水流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用水增加 耕地减少

  D.地下水位下降 入境水流减少 耕地减少 用水增加

  解析:根据联系图中“出山口径流减少”可知丙为“入境水流减少”,丁为“地下水位下降”,综合分析甲为“耕地减少”,乙为“用水增加”。

  答案:B

  8.关于山地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说明森林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

  B.生态系统恶化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

  C.山区径流量减少,径流速度降低

  D.补给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解析:①过程说明了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破坏,山区径流量减少,但流速增大;该地区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由于人口增长,为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而对土地资源进行过度开发,破坏地表植被,从而导致环境恶

  化。

  答案:B

  9.下列促使绿洲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营造防护林带

  C.打坝建库 D.改进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解析:打坝建库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而采取的工程措施。

  答案:C

  (2010•济南3月)“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联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破坏的景象。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回答10~12题。

  10.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  )

  A.土地沙漠化 B.大气污染

  C.破坏性地震 D.温室效应

  11.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南北水调,发展生产

  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D.发展工业,任意排放

  12.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在发达国家不会产生

  B.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模式

  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D.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不理解“牧童经济”的实质,导致第10~12题错选。

  第10题,要注意“牧童经济”是一种人为破坏,不包括自然灾害。

  第11题,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经济活动不属于“牧童经济”。

  第12题,“牧童经济”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答案:10.C 11.B 12.D

  13.(2009•宁夏文综,11)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解析:题目中的信息“过去50年来”反映的是时间范围,“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反映现象发生的程度,“最主要”是分析原因的限定词。所以应从人为因素方面分析,结合题意判断应是围湖造田。

  答案:B

  (2010•佛山模拟)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 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14~15题。

  甲 乙 丙 丁

  广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14. 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①寒潮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

  ①森林覆盖率高 ②地形 ③降水充沛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从表中灾害分布省区可知,甲为水土流失,乙为寒潮,丙为土地荒漠化,丁为酸雨。

  答案:14.B 15.B

  二、综合题

  16.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解析:第(1)题,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是恐惧、崇拜,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农业社会,人类开始改造自然,人地关系不协调;工业社会,人类开始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呈现全面的不协调。第(2)题,将丘陵改为梯田,发展种植业,破坏了植被,地表因缺乏植被的保护而出现各种生态问题。第(3)题,隋唐时期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负面影响。主要原因是对生态问题的认识不足,客观原因是经济重心南移,大量人口南迁,以及人口增加的压力所造成的。第(4)题,20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渐得以认可,而这个过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

  答案:(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陡坡丘陵山区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

  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相关链接:

高中网校排名
高考数学辅导
高中网校试听
高考补习班

老师好 课程全 精准学
课本全科课程 历年真题库 学霸学习秘籍 严选专业教师

优质视频课限时免费

随时听反复听

高中复习资料知识点大礼包

全科考试重点试题预测

期中期末知识考点揭秘

语数英物化考试解题技巧串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