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后真题解析大会,直播安排,抢先知道
适合有一定基础,自学能力较强的学员
适合基础较差或第一次参加考试的学员
发布时间: 2016年07月08日
网校小编整理了“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备考知识点:货币需求的内容”,希望对您备考经济师有帮助!
【真题】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来交易方程式MV=PT,其主要结论是()
A.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
B.物价水平决定货币流通速度
C.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物价水平
D.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需求的内容。费雪方程式中,交易方程式所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参见教材P130.
【知识点扩展】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1.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人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不单纯是一种心理上的欲望,而是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理当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1C藏手段等职能,能够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以及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需要等。
2.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如某年某国),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货币的数量,即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货币需求研究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为何需要货币?什么是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货币需求与实际经济活动的关系如何?不同的货币需求理论对此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传统货币数量说
古典货币数量说主要有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
1.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1911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其所著《货币购买力》中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也称为费雪方程式:
MV=PT
式中:代表物价水平,:T代表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VMt表货币流通速度,M代表货币量。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在其1936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在扬弃古典货币数量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对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认为经济主体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偏好”这一普遍心理倾向,即愿意持有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货币而不是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以应付日常的、临时的或投机的需要,从而产生货币需求。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被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偏好理论指出货币需求是由三类动机决定的:①交易动机,即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②预防动机,即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如应付失业、疾病等意想不到的需要,以及企业的不时之需。③投机动机,即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
弗里德曼接受了剑桥学派的观点,认为人们持有货币不仅仅是因为交换,也是因为货币是财富的缘故。但他又认为,货币数量说不是产出、货币收人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①财富总额与财富构成。个人所能持有的货币量以其财富总额为上限,但个人财富难以计量,他提出了“恒久性收人”的概念,是以现在的收人与过去的收人加权计算的收入。恒久性收人越高,所需货币越多。财富构成即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之比。人力财富是指个人在将来获得收入方面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未来的人力财富总要转化为现实的非人力财富,转化过程需要货币。人力财富比例越高,所需准备的货币就越多。②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持有货币的名义收益率一般等于0,持有其他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定期存单等的收益率一般大于0.因此,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大,持有货币的数量就会减少。如果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持有货币意味着损失,人们就会减少货币持有量。③其他因素。是指不属于上述两方面,而又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随机因素。
相关阅读:
·经济师考试免费试听 | ·经济师移动课堂抢先看 |
【特色无忧联报】1600元(当期未过,免费学) | 【实验无忧联报】3160元(当期未过,免费学) |
【精品无忧联报】2360元(当期未过,免费学) | 【定制无忧联报】4160元(当期未过,免费学) |
【编辑推荐】:
中级经济师培训:https://www.thea.cn/wx1910/
经济师培训:https://kaoshi.china.com/jjs/wangxiao/
经济师网校排名:https://www.thea.cn/wx1910/
免费资料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