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计算分析题
19.甲公司 2×11 年至 2×14 年发生的有关无形资产的
业务如下:(1)2×11 年初,外购一项房地产,包括 A 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由于土地和建筑物未单独标价,甲公司一并支付了购买价款 450 万元。经评估,该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为 300 万元,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 200 万元。
(2)甲公司取得房地产之后作为自用厂房核算,对于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采用直线法计提摊销和折旧,土地使用权预计使用寿命为 60 年,预计净残值为 0;地上建筑物预计使用寿命为 30 年,预计净残值为 0。
(3)2×12 年末,甲公司进行减值测试时发现,该土地使用权出现了减值迹象,预计可收回金额为 212 万元。减值后,预计使用寿命变为 55 年,原摊销方式和净残值不变。
(4)2×14 年末,由于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生产效益下降,因此甲公司决定关闭该厂房,并将其与乙公司一块位置较好的 B 土地使用权和一项专利技术进行置换,乙公司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为 390 万元,专利技术的公允价值为 110 万元。甲公司的房地产经评估,土地部分的公允价值为 305 万元,建筑物部分的公允价值为 185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 10 万元。假定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其他因素。
(1)分别计算甲公司购入房地产时,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入账价值。
(2)计算 2×12 年末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以及土地使用权应计提的减值金额。
(3)计算 2×14 年末资产置换中甲公司应确认的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处置损益。
(4)计算 2×14 年末置换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和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并编制相关分录。
20.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关无形资产的资料如下:
(1)2×18 年 1 月 2 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买一项 ERP,由于甲公司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经与乙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合同规定,该项 ERP 总计 6 000 万元,首期款项 1 000 万元,于 2×18 年 1 月 2 日支付,其余款项在 2×18 年年末至 2×22 年年末的 5 年内平均支付,每年的付款日期为当年 12 月 31 日。该 ERP 在购入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假定折现率为 10%。该 ERP 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甲公司对其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 0。已知:(P/A,10%,5)=3.7908。 2×18 年 1 月 2 日、2×18 年 12 月 31 日分别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均为 1 000 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均为 60 万元,款项已经支付。
(2)2×19 年 1 月 2 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 ERP 转让协议,甲公司出售该项 ERP,转让价款为 5 500 万元。2 ×19 年 1 月 5 日,甲公司办妥相关资产转移手续并收到丙公司支付的款项 5 830 万元(含增值税 330 万元)。同日,甲公司与丙公司办理完成了 ERP 转让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