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有( )。
A、宪法、法律
B、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C、规章、司法解释
D、国际条约和协定
2、2011年6月30日,张某到某商店购买西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西服卖给了张某,张某仔细检查后未发现此瑕疵。7月6日,张某穿上该西服后发现其存在质量问题。张某找商店退货,被拒绝。于是张某于8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
A、诉讼时效期间自2011年7月6日开始计算
B、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C、诉讼时效自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断
D、诉讼时效自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止
3、下列有关拾得遗失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如果无人来认领,所有权归拾得人
B、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不能享有拾得物的所有权,但可享有费用偿还请求权
C、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D、如果遗失人发出悬赏广告,归还失物的拾得人还享有悬赏广告所允诺的报酬请求权
4、下列情形中,承租人主张优先购买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有( )。
A、房屋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
B、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外孙女
C、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10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
D、第三人善意购买租赁房屋并已经办理了登记手续
5、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股东以下列事由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有( )。
A、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的
B、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的
C、公司持续2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且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D、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