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网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2)

分类:教师资格 | 更新时间:2020-09-18| 来源:转载


  1.一次上自习,有几个平时散漫的同学在大声聊天,一个团员站起来制止他们。说话者非但不听,反而拿起桌上的笔记本,狠狠地打了前来制止的同学,那个同学也不示弱,顺手给了一拳,于是大声说话聊天的结成一方,反对他们的也结合在一起,先是说理,后是动手,全班立刻乱起来。张老师开会回来后,双方同学纷纷反映情况。张老师要求反映情况的同学都回去准备,在集体面前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对没有直接参加这次“战斗”的女同学,也鼓励她们大胆发言。辩论会开始后,班主任先讲明,这次讨论会要坚持真理,以理服人。同时又讲了树立正确舆论的重要性。由于大家准备充足,讨论十分热烈,是非通过辩论也越来越明。最后,聊天的同学只好认输。张老师总结时表扬了积极发言坚持真理的同学,对那些聊天的同学也没有再批评,而是肯定了他们能倾听同学意见,坦诚承认错误的正确作法。那些原以为老师会严惩他们的聊天捣乱的同学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从这以后,集体舆论慢慢树立起来了。

  请从学生观角度,分析材料中老师的做法。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教师职业理念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

  【参考答案】

  张教师的做法是合理的,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材料中,张老师没有因为同学上课聊天违反纪律就全盘否定,而是看到了他们的巨大发展潜能,积极的引导,表扬他们善于倾听意见,通过挖掘闪光点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此要因材施教。材料中,张老师针对班级同学的个别独特性,以辩论的形式解决内部矛盾,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材料中,张老师尊重了所有学生的合法权利,采取正当手段化解矛盾,在处理问题的同时教育了学生。

  总之,教师在教育过程当中,对于班级突发事件要冷静面对,发挥教育机智,灵活处理问题,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健康的发展。

  2.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培育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孔子在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教育理论。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请分析这句话蕴涵了怎样的教学理念,并分析它对我们从事教学活动有怎样的启示。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对教育教学理论的了解。考生首先要理解材料中孔子说的那句话的意思,然后从中提炼中其所蕴涵的教学理念,最后说明它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启示。

  【参考答案】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其字面意思为: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每个人由于遗传、后天影响等各种原因,他们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教育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个体,孔子由此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高低来决定教育内容和形式。

  (2)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求精;对语言表述缺乏条理的学生,要多让他们在课堂上作复述和发言,以克服其不足;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暗示、提醒、提问,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对学习感到很轻松或很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给能力强者开点“小灶”,增加课业,对困难者给予特殊帮助或补课。做到了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

教师资格

课程资料包领取